杨慎矜是唐玄宗时期被誉为“四大财神爷”之一的重要人物,大唐的繁荣富庶与他的贡献密不可分。然而,比起他卓越的政绩,杨慎矜的死更让人震惊,充满了悲剧色彩,同时又夹杂着怪异与恐怖的氛围。
杨慎矜出身显赫,他的高祖正是赫赫有名的隋炀帝。隋炀帝去世后,杨慎矜的祖父杨政道随萧皇后流亡至突厥。贞观四年,唐将李靖征服东突厥,俘获了祖孙二人。唐太宗李世民对萧皇后及其祖孙极为优待,特意在兴道里赐予他们一座宅邸,并封杨政道为尚衣奉御官。
神龙年间唐中宗复辟后,实行了古代的“二王三恪”制度,专门优待北周和隋朝皇室后代。“二王三恪”制度,意在新朝对旧朝的两位王及三恪之人,提供祭祀、封邑等特殊待遇。据《唐会要》记载,杨慎矜的父亲杨崇礼起,杨家每年按时享用庙祭牲礼与祭服祭器,且由官府供应;即便帐幕和案几有缺损,官府也负责补给;家族成员享有正三品的世袭俸禄。隋朝后裔每年还分得三百匹绢和三百石粮食。
展开剩余84%杨崇礼本人曾任户部尚书,是一位治财有方且严于律己的正直官员。他在任职期间超过二十年,积累了庞大的府库资金,每年仅靠精打细算节省的钱财就达数百万缗。杨崇礼活到了九十多岁去世,唐玄宗对他极为怀念,特命吏部官员从他的子嗣中挑选能干之人,继承其事业。
吏部官员汇报称:“慎余、慎矜、慎名三兄弟皆忠诚勤恪,品行清白,尤以慎矜为最。”于是杨慎矜被任命为监察御史,兼管太府出纳事宜。事实证明,官员的判断没有错,杨慎矜果然擅长理财,先后在太府、长安仓、含嘉仓任职,其出色表现深得唐玄宗宠爱。
天宝二年成为杨慎矜命运的转折点,他被提升为御史中丞,同时兼任诸道铸钱使。正是在这一年,他遭到了权相李林甫的忌恨。李林甫权倾朝野,野心勃勃,他最大的目标是铲除太子李亨,于是便盯上了太子亲信韦坚以及韦坚的姊夫皇甫惟明,借机制造韦坚等人“拥立太子”的冤案。
在审理案件时,李林甫要求杨慎矜表态站队,参与诬陷韦坚。杨慎矜选择保持中立,违背了李林甫的意愿。然而,李林甫手段毒辣,被盯上的几乎无人能幸免,杨慎矜能否逃脱厄运呢?
到了天宝五年,杨慎矜升任户部侍郎,地位日益稳固,李林甫心中怒火越发强烈,他那阴鸷的眼神充满杀意。此时,李林甫派出了他的走狗王鉷,这人正是杨慎矜的表侄,也是害死他的罪魁祸首之一。
令人震惊的是,王鉷能够跻身御史中丞多亏了杨慎矜的提携。然而他背叛表叔的原因有三:第一,王鉷觉得杨慎矜对他不够尊重,两人年纪相仿,杨慎矜却始终以长辈自居,从不直呼其名;第二,杨慎矜曾在闲谈中揭露了王鉷庶出的身世,这在当时是极大的侮辱;第三,杨慎矜竟霸占了王鉷的职田,职田是官员根据职务所获的土地。三件事虽有杨慎矜不当,但王鉷的心胸狭窄才是矛盾的根本。
杨慎矜性格大方,浑然未觉王鉷态度的微妙变化,依旧视他为知己,甚至对他坦白诸多隐秘。比如,杨慎矜有一位神秘好友史敬忠。史敬忠原是胡人和尚,后来还俗,擅长“说谶”,即古代的预测之术。在现代看,这些谶语不过是迷信,但古代却是触犯禁忌的高危事。
有一天,杨慎矜发现父亲坟墓上的草木竟然流出鲜血,惊恐万分,于是请来史敬忠协助。史敬忠沉思后,让杨慎矜脱光衣服,裸身坐于荆棘中,借此避邪。同时,他认为异象预示天下将乱,劝杨慎矜在临汝县购置田地建庄园,以避将来灾祸。令人毛骨悚然的是,九年后真的爆发了安史之乱,难免令人怀疑史敬忠与史思明有无关联。
正当杨慎矜对史敬忠怀有敬意并向表侄王鉷介绍时,家中又爆出一件“小风波”。杨慎矜家的婢女春草犯了严重错误,杨慎矜决定将她处死。史敬忠却劝阻说:“这丫头聪明美丽,卖了比杀了划算。”杨慎矜便将春草卖给了杨贵妃的某位姐姐。
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掀起轩然大波,最终成为吞噬杨慎矜的导火索。某次,杨家姐姐进宫探望,春草随行。唐玄宗一见春草便眼睛发光,留下她陪聊,探询为何杨家卖掉了婢女。春草话多,聊得滔滔不绝,说杨慎矜原本想杀她,幸亏史敬忠劝阻才免于一死。
唐玄宗对史敬忠起了疑心,询问春草此人来历。春草一五一十讲述史敬忠的法术与夜访经历,越听越让皇帝心生警惕,觉得此人不简单。春草不知天高地厚,第二天见到杨国忠,又将故事复述一遍。
彼时杨国忠尚未显赫,正依附李林甫,与王鉷狼狈为奸。得知此事后,他兴奋地转告王鉷。王鉷喜出望外,认为这是除掉杨慎矜的绝佳机会。于是,王鉷将所有掌握的信息与春草的言辞合并,上奏唐玄宗,捏造了“杨慎矜谋反案”:指控他蓄意散布谶纬妖言,图谋恢复隋室。
天宝六年,王鉷与李林甫联手控告杨慎矜,触怒唐玄宗。皇帝下令拘捕审查。审理过程中,酷吏吉温逮捕了史敬忠,逼迫他做伪证。另一位殿中侍御史卢铉本想从杨慎矜亲信张瑄口中撬出罪证,张瑄被折磨惨重仍坚守清白。卢铉遂采取下策,伪造证据,将谶书藏于杨家物品中,诬陷杨慎矜。
杨慎矜冷笑以对,认命被冤杀。杨家财产尽数没收,子女流放岭南,亲属十余族遭牵连或流放,甚至丧失仕途资格。更惊人的是,唐玄宗公然违反律法,命处死在洛阳任职的杨慎余与杨慎名。
几个月前,皇帝才颁布废除绞刑、斩刑的诏书,意图废除死刑改以重杖代替。按唐律,谋反罪应仅及妻儿,不波及兄弟,故使者前来逮捕杨慎余、杨慎名时,他们难以置信。使者正是著名书法家和民族英雄颜真卿。
杨慎名请求留下一封遗书,史书记载,杨氏兄弟情深,共同照顾年迈寡姐如同母亲,且均相貌堂堂、气度不凡。一次,杨慎名照镜自叹:“兄弟三人才貌兼备,怎会全身于世?不如天赐我一副羸弱之身。”岂料这番话成了预言。
遗书中写下令人心碎的四句:“拙于谋己,兄弟并命,姊老孤茕,何以堪此。”兄弟双双被缢死,杨慎余仰天长叹,似在追求公正。几经风波,那些陷害者也无一善终:李林甫死后遭人掘坟,杨国忠殒于马嵬驿变,吉温、王鉷皆以谋反罪死,卢铉更惨,被传被张瑄冤魂索命。
故事终结,却留下难解谜团:春草到底是何角色?是谁在幕后推动这场悲剧?谁能为我揭晓真相?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